|
发展历程发表时间:2018-01-23 16:00作者:万林来源:共青团索县委员会 西藏和平解放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建立时期,1950年1月至1959年3月,这一时期,索宗党委在中共昌都分工委和丁青中心县委的直接领导下,开展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。1955年3月,在机关中建立了第一个青年团支部,共发展团员23人,上述组织在1957年西藏工作实行收缩时,均撒销。 青年团做到“党有号召,团有行动”,尤其是在各个历史时期,共青团房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,成为党的有力助手,发挥了生力军和“突击队”的作用。 索宗青年团支部的组织情况,书记胡马,副书记:白术,组织委员旺堆、木杰丹增,宣传委员白才,任职时间都是1955年3月至1957年6月。 平叛改革和西燕自治区成立时期,即1959年3月至1966年5月,本时期,随着平叛斗争的胜利,素县的群团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,在党的领导下,广大青年以高度的热情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,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1964年2月,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索县委员会(简称“团县委”)。本时期,共青团索县委员会与妇联合暑办公。当时团县委书记陈国斌,任职时间为1964年2月至1966年5月。 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,即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、“文革”期间,群团组织尚能坚持工作.随着运动的深入,动乱加剧,到1967年2月,群团作被迫中断,直到1973年9月,在县委领导下,群团组织陆续恢复。1974年1月,为了树立贫下中(农)牧的政治优势,带头办好人民公社,成立了贫下中(农)牧协会,简称“贫协”,从此,群团的基层组织也相继建立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1976年10月至1987年10月,本时期,共青团索县委员会为培养“四有人才”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但是,在改革开放初期,由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软弱,使团的工作受到影响。尤其在基层牧区,一段时时间内,团员愈来愈少,一些乡的团组织有名无实,团员几年不过组织生活,这种状态直到1984年后,经过整顿才纠正,到本时期末,全县共有26个团支部,1个机关团支部: 共有团员197人,其中农牧区团员101人。在本时期内,随着阶级斗争不再作为主要矛盾,“贫协”组织已无存在的必要,1979年4月,遵照上级指示,予以搬销。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开展中,共青团索县委员会认真组织团员学习党的方针、路线和政策,有时利用建党和建军节以及“五四”青年节时搞一些知识竞赛、拔河,围棋、象棋、书法、扑克等等活功,丰富了团员的业余活动,增强了团的领导和号召力。 共青团索县委员会领导人名录表
文章分类:
单位简介
|